在大多数人眼中,接待信访工作实在是件“苦差事”。但在孙超看来,信访工作虽然“苦”,但越干越觉得有意义。一支笔、一本调解记录本、两条腿、一张嘴,这是孙超调解的四件工具。
孙超,市委信访局来访接待二科科长,自2011年以来先后在复查复核、网信、来访等岗位工作。“来访接待二科主要负责群众来访工作。”孙超在与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,一直秉承真心真诚,俯下身子,千方百计为民解难、为党分忧,累计办理群众信访件26855件,接待人民群众8500余人次,协调解决约5000件实际问题,初次信访结案率达95%以上。
孙超告诉记者,作为一名党员,为民解难是天经地义的事。转业后回到地方工作的他,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,始终保持军人本色,注重提高政治站位,认真学习贯彻《信访工作条例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、政策制度等。“法定职权必须为,法无授权不可为。”孙超说,将理论联系实际,勤于思考、勇于实践,边学边用、边悟边改,才能更好地创新学习方法,让党的好政策落地见效,更好地为民服务。
随着工作深入开展,孙超深切地感受到,要真诚真情处理问题,真心实意解决问题,做工作要做到群众的心坎里,让信访部门由“中转站”成为“终点站”,特别是在处理涉法涉诉事件时要把调解放在前面,找到问题症结,回应群众合理诉求,这其中接访引导很关键。
在孙超办公室里,一面面红艳艳的锦旗寄托着信访人对他深深的感谢。曾有多名大学生假期打零工送外卖,干了一段时间后,店主将店面转让,因没有签正式劳动合同,上一任老板找不到、新接手老板不了解情况,每人几百元的工资迟迟领不到。孙超接待了这些学生,了解到能证实他们劳动付出的仅有外卖派送单。经过多方查找、协商,学生们最终领到了工资。就此事,孙超还为他们讲解了劳务用工的法律知识和合法维权途径。
“近些年来访总量呈下降趋势,这说明群众反映的问题只要合理,问题是有解的。”孙超每次处理信访工作时,首先会固定信访人诉求,与相关部门联系,判断信访群众反映情况是否真实,结合相关政策或参照事实标准、第三方评估,做双方思想工作,努力找到最佳协商解决方法。
结合具体实践,孙超牵头制定了《淮北市网上信访代理制度》《淮北市网上信访跟踪问效实施办法》等,探索提炼了“五看一分析,五问一总结,三比一提出”网信工作方法,起草了来访接待工作规范、领导接访等相关制度。
孙超扎实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建设,创新总结了来访接待“六度六心”、矛盾化解“六个一批”、民生问题“五个第一”、来访工作“三+信访”及访调对接“三转”等工作法,来访群众满意率96.85%。
深入开展群众信访“最多跑一地”工作,推动实现我市来访事项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及时受理率、按期办结率100%,一次性化解率为94%以上。来市集体访、赴省访、赴省集体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。省目标考核领导接访排名第一。
捧得一颗心来,温暖需要帮助的人。孙超因认真履职,先后被评为“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平安淮北建设先进个人”“淮北市双拥优秀人物”“淮北市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”“淮北市涉电产权保护法治工作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,并荣立三等功一次。
记者 王陈陈